找到相关内容43篇,用时1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(四)D

    Sthavira,现实人间的佛,并没有不同。经中说到成佛前,「处胎成就,家成就,所生成就,姓成就,眷属成就,出生成就,出家成就,庄严佛树成就」,也与释尊的从处胎到成佛一致。在『道行』中,「汉译本」是「月十五日说...及教授假」,这是说「名假」、「法假」,都是方便善巧施设的。「大本」作「法假」、「受假」、「名假」──三假。假施设,原语波罗聂提prajn~apti,也可译为假名。「大本」立三假,是针对部派佛教的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75440618.html
  • 中国佛教的初传与早期佛典的翻译

    为众圣宗矣。何者?执道御有,卑高有差,此为有之域耳。非据真如,游法性,冥然无名也。据真如,游法性,冥然无名者,智度之奥室也。14  《道行般若经》亦称《般若道行》,它与三国时期吴国支谦所反映的《大...《十二门》及《百六十》”,并将众护所撰的经要加以剖析,译为汉文(即《修行道地经》)。《高僧传》说安清在汉地所翻译的佛教经论共有三十九部;而僧祐在《出三藏记集》卷二中载安清在中国一共翻译了佛典三十四部...

    蔡日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75641355.html
  • 东晋时期的北方佛教

    安般》诸经,“并寻文比句,为起尽之义,乃析疑甄解,凡二十二卷”。在对般若类经典的注疏方面,道安这一时期曾为《道行》作《集异注》一卷,为《般若放光》作《析疑难》一卷,为《光...当年应当纯属一种善巧方便。但道安这一主张的提出,似乎也为后世的佛教确定了一个生存发展的原则,在历史上多数时候,中国的佛教一直充当了统治阶级上层建筑领域里的附庸,这也不能不说是中国佛教的一大悲哀。诚然,...

    蔡日新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75841358.html
  • 浅论中国求法僧俗出国前、后学习域外语文的机缘

    汉桓帝末(约167~ 189 )传译胡文,出般若道行等。沙门竺朔佛者,天竺 人也。以灵帝光和二年(179)于洛阳译出般舟三昧经, 时(支)谶为传言”(页95下~96上)。同书卷7录未详 作者的〈道行经后记〉略云︰“光和二年十月八日,天竺 菩萨竺朔佛(主译?,时传言者月支菩萨支谶”(页47下 ...

    曹仕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60046206.html
  • 东晋道安思想析论(3)

    般若经》,共九十,以《放光》 为首,旨在别于以《道行》为首之版本。 《放光》与《道行》两经,非但详略与结构互有出入, 性质亦不相同,然时人未察,... (现行本成五十一卷)。其后半十五卷每或大段末尾原有 之录偈,因译人忘却未译,经道安与法和加以补订。然全经 译文未能尽善,后经僧伽提婆略加改订,因此现行本遂多题...

    刘贵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64946288.html
  • 从文殊法门看《中观论颂24?1—6》(1)

    原始般若法门”就已经说到。“原始般若法门”大体上表现在现行的“下本般若”第一(《道行经》:〈道行〉第1;《小品》〈初品〉第1),[23]这里姑且以《小品》来说明:  1.须菩提白佛:我不见不得菩萨,...道行》〈照明〉第10,  大正8,页450中)  2.须菩提言:希有!世尊!诸法实相不可得说,而今说之。世尊!  如我解佛所说义,一切法皆不可说。  如是!如是!须菩提!一切法,皆不可说;须菩提!...

    郭忠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22246882.html
  • 从文殊法门看《中观论颂24?1—6》(2)

    、页345中)。空,在原始佛典与部派中,受到多方面的重视。但“原始般若”几乎可说是不谈空的,在《道行》〈道行〉及《小品》〈初品〉,空之一字,还没有什么特出的地位;即使在“下本般若”,所谓的“以空...龙树是要回复根本佛教经验主义者的态度(l'attitude empiriste),但May引《中观论颂》第2410颂(若不依俗缔,不得第一义),认为“经验”的价值只是相对的,暂时的,解脱就是要超越“...

    郭忠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22246883.html
  • 任继愈《中国佛教史》(3)

    严三昧经》和《般舟三昧经》。  《道行般若经》亦称《般若道行》,与三国吴支谦译《大明度无极经》,姚秦鸠摩罗什译小品《般若波罗蜜经》属同本异译,相当于唐玄奘所译《大般若经》第四会。此经是大乘般若学介绍...官颁的《五经》;在官僚和士大夫层,名教礼法或者成了腐朽虚伪的粉饰,或者为有才能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所轻蔑。两汉正统的文化思想已经丧失了权威地位,社会酝酿和流行着各种不同的思想和信仰,其中不少可以与佛教...

    任继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32847042.html
  • 任继愈《中国佛教史》(4)

    ,道安着重研习的是般若学。他为《道行》作《集异注》1卷;为《般若放光》作《析疑难》1卷、《折疑略》2卷、《起尽解》1卷;为《光赞般若》作《析中解》、《抄解》各1卷;还有《合〈放光〉〈光赞〉随略解》...”的主张,一般称作“贵无”派玄学。支谶译《道行般若》(或另有灵帝时竺佛朔译本)几乎与《老子》在汉末的盛行同时。至于三国,研究《般若》也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,即般若学。般若学是佛教以纯理论形式进入上层...

    任继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32947043.html
  • 魏晋南北朝佛学思想玄学化之研究(2)

    ,高僧传 第一历代三宝记第二、第四。支谶所译般若道行 经,即大般若第四分内之三十。 246页 (注 6):参看,历代三宝记,认为当时号称天下最为博知 ,不出三支...第三四八页中,“高僧传 ”卷四,支遁传。 (注 22):参看“世说新语”卷二,文学篇。 (注 23):参看大藏经第五五册,出三藏记集卷第八,大小 对比要抄序,页五十五。 (注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2147466.html